• 公司动态
  • 新闻资讯
  • 职场干货
  • 逾千万高校毕业生考验就业供给 国家出台政策营造公平就业环境

    发布时间:2022-06-16浏览量:152

    2022年,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076万人,创历史新高。在国际形势、国内疫情持续影响的背景下,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。

   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。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大考,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,各地各部门采取有力举措,政法机关积极作为,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。法治成为推动就业、护航大学生走稳就业路的重要力量。

    从今天起,法治经纬版推出“法治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”系列报道,敬请关注。

    求职近3个月后,朱莉准备放弃了,重新投入下一年的考研复习中。“工作太难找了。”她对《法治日报》记者如是说。

    即将从北京某大学轻工专业毕业的朱莉,平时学习成绩不错,但一直觉得这个专业不适合自己,就选择了跨专业考研,但与志愿学校失之交臂,于是决定先找一份工作。

    其间,她先后通过两家知名的互联网求职平台,向北京、哈尔滨、广州、深圳、杭州5个城市的50余个岗位投递了简历,有的如石沉大海,有的面试未过,最终也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,这让她感到“压力山大”。

    朱莉的求职经历,是今年很多高校毕业生的一个生动缩影。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,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076万人,史上最庞大的高校毕业生大军,叠加疫情冲击,导致就业形势严峻。

   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一些高校毕业生经历了考研受挫、考试延期、求职失败等一系列难题,今后的职业路怎么走,是摆在他们及家庭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,也是国家保就业的重大课题。

    求职面临多重压力 理想现实难以平衡

    因为考研错过了校招,如今通过社会招聘向企业投递简历时,朱莉发现可供选择的岗位并不多,“许多岗位不是要求实习经验,就是对学历要求研究生及以上,而有些符合要求的职位薪资又无法支持我在异地生活”。

    投递了50余份简历,朱莉共收到8份面试通知,其中4份她放弃了——对方要求线下面试。一方面,她考虑到防疫的问题,另一方面,来回的经济和时间成本也比较高,“毕竟我花的每一分钱都要向父母张口”。

    上一篇:白酒新国标正式执行:今后每一瓶白酒,都将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酿造而成

    下一篇:人社部推出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 将提供3.5万个岗位

  • 服务热线
  • 企业 / 人才留言

  • 验证码: 看不清?点击更换